飛快發展的鐵道觀光

歷經戰爭的毀壞,臺灣的南北交通於1950年代逐步復甦。1954年,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改造日本時代的汽油車為柴油客車,稱之為「飛快車」。不僅縮短南北交通時間,也烙印在流行文化的記憶中。
1959年,在美援運用委員會的建議下,交通部設立 「觀光事業專案小組」,期透過改善交通系統、整建風景區等措施,擴大推行觀光事業,吸引國際旅客、賺取外匯、穩定臺灣的國際地位。
在此政策下,臺鐵不僅推出舒適且有冷氣的「觀光號」,也接手主理「福隆海水浴場」,努力推展觀光事業。臺鐵主辦的福隆海水浴場,不只是北臺灣的熱門景點,對當時期的臺鐵員工來說,也滿載回憶。
1959年,在美援運用委員會的建議下,交通部設立 「觀光事業專案小組」,期透過改善交通系統、整建風景區等措施,擴大推行觀光事業,吸引國際旅客、賺取外匯、穩定臺灣的國際地位。
在此政策下,臺鐵不僅推出舒適且有冷氣的「觀光號」,也接手主理「福隆海水浴場」,努力推展觀光事業。臺鐵主辦的福隆海水浴場,不只是北臺灣的熱門景點,對當時期的臺鐵員工來說,也滿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