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原動室

原動室
啟用年代

1935年

建築總長

114.50m

建築寬度

15.80m

原動室負責供應台北機廠動力,機廠使用的蒸汽及壓縮空氣皆來自原動室,外部電力也由此進入廠區,藉由管路及電線送至各工場。

 

原動室為一層樓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內部分為鍋爐室及原電室兩區,北側設置挑高氣窗以加強散熱。早期鍋爐利用燃煤產生蒸汽,經由縝密設計的蒸汽管線,輸送到各工場及澡堂等場所使用,當時還設有運送煤炭用的台車軌道。後來分別於19811985年採購5噸及8噸的燃油鍋爐,改以重油做為燃料,之後機廠的蒸汽需求也逐漸減少,遷廠前僅各工場蘇打池及員工澡堂仍依賴蒸汽加熱水溫。

 

原電室在建廠之初做為配電室使用,後來另外興建主變電站後,改為放置柴油發電機及空氣壓縮機設備的場所,其中柴油發電機僅做為緊急用途,廠區用電主要仍由台電供應;空壓機則是用來製造壓縮空氣,透過管線提供給各工場的氣動工具等設備使用。

 

台北機廠所需電力皆由外部供應,日本時代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電線從東側進入廠區,連接至原動室,經原電室的配電開關分送,但當時廠區動力仍以蒸汽為主。戰後隨著供電逐漸充裕,加上機械技術的發達,許多機器改用電力做為動力,蒸汽需求大幅減少。台鐵於原動室南側新設主變電站,將高壓電送至廠區各地的一次變電站,提供較可靠的電力來源。

 

為了順利排出鍋爐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原動室南側建有煙囪,高度達45公尺,以避免汙染物影響空氣品質。早期鄰近地區尚未發展時,曾經是台北東區的醒目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