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110年補助計畫,今年將研究調查範圍延伸到平溪線沿線的其他聚落,包含菁桐、平溪、嶺腳、大華、三貂嶺以及侯硐六個聚落,以口述訪談、田野調查及盤點相關史料蒐集,建構礦業鐵道文化知識庫與科普教育。最終訪談10位礦業從業人員及沿線居民及蒐集20件相關史料。
本計畫由縱貫線北段及宜蘭線出發,普查臺鐵車站實存貨運倉庫,透過地方產業脈絡與車站貨運倉庫特徵進行梳理,開展對鐵道文化不同面向的認識。最終完成繪製1式GIS點位地圖及報告書。
本計畫為辦理火車車體塗裝保養課程,紀錄及觀察塗裝維修過程,推動學生進行火車塗裝之專題研究,以幫助學生對火車車體塗裝有基本且深入的認識,強化其未來投入鐵道相關產業的能力,及作業與實際現場的處理。最終參與塗裝學生人數約為180人次,並完成5份學生撰寫火車塗裝相關之專題研究。
本計畫訪談臺中鐵道文化相關耆老、採集與保存臺中鐵道相關古文書與古物史料,並舉辦走讀雙鐵工作坊,帶領民眾認識臺中鐵道文化之美。最終訪談11位耆老、並整理約10萬字口述稿。
本計畫為進行石榴車站相關鐵道文化調查研究與史料蒐集彙整,並辦理歷史照片及文物展,結合車站攝影及寫生競賽,吸引在地民眾參與。最終成果為辦理歷史照片及文物展、攝影競賽及寫生競賽各1場。
本計畫以推廣新北投車站及淡水線相關知識為目標,將既有研究文本轉譯為大眾能接受的形式,並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及鐵道專家繪製相關圖面,豐富文字研究資料。最終成果為完成出版文稿、辦理1場新書發表會及3場講座。
本計畫針對曾為臺鐵的三大修護工廠-前鎮高雄機廠,從日本時期至遷移至屏東潮州之歷史變遷作一梳理,進行職工口述訪談、機廠文獻整理與歷史建構,以保留高雄機廠之歷史脈絡,並作為日後研究之素材。最終成果為完成高雄機廠研究調查報告,及訪談15位高雄機廠職工。
本計畫在於結合臺灣日治鐵道與古典詩作,選注、賞析臺灣日治鐵道古典詩作,並輔以論文發表、專題講座,推動臺灣鐵道文化與學術研究。最終完成100首注釋賞析詩作、2篇研究論文及辦理3場講座活動。
本計畫整理原中聲電臺黑膠唱片中帶有「鐵道」相關詞彙或意涵的臺灣台語唱片及歌曲,將其依年代、唱片公司、歌手、歌曲類目加以分類、建檔。分析這些鐵道臺語流行歌曲產生的原因,進而釐清戰後臺灣社會文化背景脈絡及鐵道在此其中的象徵意義及其時代演變,並舉辦工作坊,進行鐵道流行文化與歷史記憶之推廣及應用。最終成果整...
本計畫為鐵道基礎知識建置工作,包括鐵道用語調查及站名沿革調查徵集二大部分,以耆老訪談、文獻調查、田野調查等方式全面釐清專業術語,以及路線、車站之沿革,並廣徵老照片及繪製鐵道地圖。最終訪談13位退休鐵道相關從業人員、徵集112張鐵道老照片及撰寫專書各站沿革約12萬字。
許多幼兒鍾情鐵道,生活中從看火車、搭火車、玩鐵道玩具、讀火車繪本得到許多樂趣,然而,若非家長理解鐵道文化,這些興致很快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錯失從鐵道認識過去的良機。本計畫以不熟悉鐵道文化的家長為主要對象,試圖以深入淺出的糖鐵資訊和「遊」、「玩」提案,鼓勵家長帶孩子認識糖鐵。期望亦能透過本計畫,提...
本計畫研究成果:一、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十二冊圖版目錄與圖說翻譯。二、 梳理學界已累積的研究成果,並納入本次的圖像研究,整合提出展覽主題建議,「往『想像的南方世界』前進——日治時期鐵道旅遊的政治意圖、觀光意圖與感官經驗」。三、 展覽內容擬定四軸線:1. 歷史意識,探究殖民主義下的觀光旅行發展與變遷...
本計畫整理並數位化所藏部分糖鐵相關文件,補足高雄區處過往較缺乏的糖業鐵道內容,並藉由熟知糖鐵知識研究人員協助,得以爬梳及修正橋頭糖廠過往的糖業鐵道歷史和車輛、設施紀錄。同時因發現大量廠區建物履歷表,將其運用於建築測繪和調查研究,進一步了解廠區建物之使用變遷。依本次計畫調查研究、建築測繪、文件數位化及...
本計畫為培育鐵道人才,規劃系列實務課程及活動:1.為強化鐵道人才專業技能,與台鐵合作,規劃電銲專業實務課程。2.於本處辦理鐵路法規及鐵路運輸學專業知能講座,並規劃轉轍器保養與修護教學、貨車移動機原理介紹等見習課程,增進學生鐵道相關知識及規定,利於未來從事相關產業。3.於清華高中辦理假日推廣活動,邀請...
本計畫以「模組化」概念開發鐵道主題教案,模組內容涵蓋鐵道的歷史、文化、工程技術等面向,和地理、歷史、國文、物理、數學等學科均能有所連結,並完成完整課程手冊之出版,供中學教師參考,計畫內容分為:出版課程手冊、辦理推廣工作坊、實施課程。其中課程手冊之內容共撰寫16個教案模組稿,共10萬餘字,內容以鐵道出...
本計畫由鐵道專家古庭維、插畫家Croter,及主編林佳誼共同企劃,創作2冊親子鐵道讀物,補助項目包含前期內容發想,深入田調,走訪相關路線景點,完成圖文資料蒐集,進行書籍內文撰寫,期將艱深的文字,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內容呈現,及徵詢教育顧問審稿等事宜,完成《親子鐵道旅遊書》及《臺灣鐵道知識繪本》2冊圖文內...
本計畫以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聚落周圍礦業鐵道場域為主要研究場域,包含新平溪煤礦與重光煤礦。口訪曾經圍繞這兩座礦場與鐵道相關的耆老,並進行場域指認,理解鐵路運輸所形塑的十分聚落生活樣貌。研究成果以報告書、紀實影片及聲音明信片呈現,並將原有的礦鐵的路線,轉化為可以做為遊憩的路線,帶領民眾實地走讀。
本計畫是藉由旅行文本史料,實地走訪舊鐵道現地調查,重現八仙山鐵道沿線過去與現在的人文歷史,並探討其緣起與沒落。
本計畫由柯子彰先生孫女柯美伊小姐以較輕鬆且易讀的筆觸,改寫其論文為適合一般社會大眾閱讀的讀物。編輯過程中,透過徵詢專家學者與橄欖球運動前輩的意見,使內容與圖說更臻於史實,並整理柯子彰先生於台鐵局服務的經歷,了解台鐵局於戰後初期的發展樣貌,突顯出橄欖球運動曾作為台鐵局重要傳統的面向。
本計畫針對交大鐵道研究會所藏之影像檔案(正片、負片、相紙及錄影帶)及破損嚴重之海報及工程圖紙進行第一階段之清查、整飭、修復與數位化。計畫成果以攝影集的形式呈現,內容包括交鐵會文物檔案背後歷史脈絡、紙質及影像檔案數位化成果展示,以及整飭工作過程分享等。透過此計畫,期待未來社員能充分利用整飭完成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