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的發展引領臺灣步入現代文明,〈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特展將乘載著民眾鐵道記憶與感受的文學、歌曲、影片等作品,沿著時間線鋪陳,以民眾的角度述說臺灣鐵道發展歷程。 臺灣鐵道文化史,訴說的不只是百年運輸技術的演進,也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縮影,龐雜而細膩地穿梭於產業轉型、社會進步、城鄉發展與藝術創作之間,交 ...更多
臺灣鐵道攝影家古仁榮先生(1929-2018),早年從事導遊、翻譯等工作,日英語流利,1960年代末期開始接待來自日本的鐵道愛好者旅行團,透過層層申請,得以在各地用影音紀錄在戒嚴時期視為軍事機密的鐵路風景,自己也拍攝一般人無法自由取景的火車影像,人文意涵深厚,也結識許多不同世代的國內外鐵道研究者,拓 ...更多
*以上數據為1983~1985年間唐榮鐵工廠改造後之最終狀況DR2100型柴油客車(原キハ100 型)DR2200型柴油客車(原キハ200 型)DR2300型柴油客車(原キハ300 型)DR2400型柴油客車(原キハ400 型) 1930 ...更多
PBK32950型是臺鐵於1970年以世界銀行貸款購入日本原裝莒光號時,同時購入的一款電源行李車,用以供應莒光號車內空調及照明用電,該型車輛共計引進3輛,其設計除了轉向架改裝設TR-37型之外,大致與PBK32850型電源行李車相同。 該型車輛在1988年卸下發電機組後改為BK32950型 ...更多
S200型柴電機車是臺鐵於1960~1961年間,以美援資金購入的調車用柴電機車,共計引進12輛,與R20型柴電機車皆為臺鐵於1960年代推動動力柴油化時,最早投入運用的車款,在臺灣鐵道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型車輛的車體設計,比起其他柴電機車來得短小且重量較輕,駕駛室前方的三片玻璃 ...更多
35H1000型煤斗車是臺鐵於1959~1969年間,因應臺電林口、深澳火力發電廠的運煤需要而生產的車輛,共計組裝約250輛,是臺鐵史上數量最多的煤斗車。該型車輛是臺鐵35噸標準型煤斗車的濫觴,奠定當時煤斗車形態的基礎。 斗車是指其車內裝貨的部分,設計成類似漏斗的斜坡,以利卸貨時可運用重力 ...更多
TPK32800型通勤客車是臺鐵於1961年自日本富士車輛購入的車輛,共計採購38輛。該型車輛是臺鐵在1960年代初期大量增備的長條椅通勤客車之一,也是臺鐵少數僅存的單扇門普通車。 鐵博籌備處入藏的TPK32819號通勤客車,曾留置於高雄機廠內,該車輛保留許多1960年代初期長條椅通勤客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