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台北機廠產業遺產轉型成為國家鐵道博物館,其建置過程乃是將知識與空間予以重構。故博物館整體規劃將延續其原本的空間脈絡與場域精神,並在「活的鐵道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下進行。

國家鐵道博物館的規劃乃從「場域建立」開始,整合規劃古蹟建築、機械器物以及軌道紋理介面,將空間轉化為符合國家鐵道博物館於籌備期及未來所需之營運機能。在空間整備的期間,同步向外推展與完整鐵道博物館的各項功能:「研究典藏」、「運轉維護」、「展示教育」、「公共服務」,以達成現代博物館於社會性、公共性及永續性的目標。

各項國家鐵道博物館功能架構如下 :
  • 研究典藏

    整合型主題研究

    以鐵道為主題,自科學、文化、歷史等核心向外擴張不同主題,如聲音、性別、族群、時間觀等,挖掘詮釋鐵道背後的多重意涵,逐步積累全貌觀之知識研究資料庫。

    典藏規劃

    配合博物館營運的館藏發展政策,典藏鐵道車輛、軌道系統與相關工程技術物件、模型、公文圖檔,並徵集與鐵道文化發展相關的票證、海報、藝術與影音創作、圖書文獻資料,加上園區現地保存的機器設施等珍貴物件。豐沛的典藏可以支援研究、展示及公共服務所需,產出更多的研究與知識交流。

    研究典藏.jpg
  • 公共服務

    公眾參與,共創城市生活

    透過參與模式,持續與地方社群、專業團體、國內外相關館舍,及各領域的公眾對話、交流與理解,建立合作機制與資源的串聯,達到鐵道文化資產保存的最大化。

    ◆觀眾服務
    透過觀眾服務需求調查、觀眾行為研究,規劃多元詮釋觀點之展演活動及各項支援服務與友善服務設施。同時持續藉由服務品質與滿意度調查等,據以回饋至各項博物館工作。

    ◆社群合作
    包含地方社群、跨領域專業社群、公眾的對話與交流,以及與國內外館舍建立相關合作機制與資源的串聯。

    ◆行銷出版
    相關紀錄片、專書、繪本及年報等出版計畫,並透過社群平台,促進媒體公關與博物館形象建立,及發展鐵道相關文創。

    公共服務.jpg
  • 展演教育

    延續場域精神,詮釋台灣鐵道文化

    以「鐵道資源」為核心,社會、文化、科技為三個向度,因應台北機廠原空間脈絡的場域精神,對應發掘出鐵道歷史、鐵道文化、鐵道技術的展演主軸,呈現出台灣人的鐵道記憶、鐵道與當代生活、鐵道生命史等展演內容。

    展演教育.jpg
  • 運轉維護
    透過進行車輛靜態與動態展示、軌道車輛運轉、旅運服務模擬重現等,園區內的軌道系統修護、車輛保養維修等例行性作業,亦是博物館展示的一環。

    運轉維護.jpg